北京2025年10月23日 美通社 -- 国产绿色甲醇加注全链路贯通、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协会成立、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实体枢纽落成启用、上海港单昼夜集装箱吞吐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2025年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履不停,《新华•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》显示,上海与排名前两位的新加坡和伦敦的差距持续缩小。

Photo shows the 2025 North Bund Forum opens in Shanghai on Oct. 19, 2025. (Source: Organizer of the 2025 North Bund Forum)
10月19日,第五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北外滩开幕,本届论坛主题为“协作共促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”, 来自航运业界及产业链专家再次聚首共商国际航运发展新路,发出航运界“上海声音”,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迈向新阶段。
高端航运服务业是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软实力和关键性指标。从国际经验上看,英国伦敦之所以在全球航运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,一方面在于其拥有完善的金融体系和丰富的金融产品,另一方面则在于其在全球海事法律服务中心,实现了航运业、金融业和法律服务业深度融合。
从“老码头”到“航运一条街”,再到“航运总部基地”,北外滩航运产业经历了三次跨越。今日的北外滩正逐步构筑起高端航运服务业生态链。截至2024年底,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入驻航运企业超过4600家。
“法治”是北外滩打造“世界会客厅”的底色,更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。
近年来,上海积极推动临时仲裁与机构仲裁同步发展,现阶段已取得了一定突破。上海海事大学的校长初北平表示,在国际商事纠纷领域,例如适用英国法的租约、造船、船舶买卖纠纷,乃至大宗散货贸易相关争议的解决,大多会采用临时仲裁模式。这也为上海未来进一步推广临时仲裁,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
今年5月,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实体枢纽正式启用,通过整合“商事调解+仲裁确认+司法执行”全链条服务,联动上海国际仲裁会客厅、航运仲裁院等机构,强化国际辐射能力,打造出海服务“全周期生态”, 进一步提升了北外滩在全球航运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。
今年9月,上海仲裁委员会编纂的首批“涉港涉航涉水”示范合同文本发布,聚焦船厂融资新需求、集装箱海运新形势、航运保险新船型、船舶清污新实践,发布首批涉港、涉航、涉水,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贡献仲裁力量。
在航运金融与保险领域,中国船东互保协会(以下简称“中船保”)是我国唯一的国际船东互保组织,是中国最大的保赔保险承保人,2017年迁入北外滩以来,中船保承保赔险入会总吨位从4500万总吨达到1亿吨大关。
近两年内,法国达飞集团、希腊Alberta船舶管理公司等欧洲传统主流航运企业正式加入协会,中船保在全球航运市场中的影响力日益增长,成为北外滩高端航运服务业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。
随着中国船级社7月宣布其国际船舶检验业务运营功能落地上海,增强上海在全球航运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,中船保与中国船级社合作,聚焦航运领域新风险、新技术和新趋势,创新“技术+保险”服务模式,共建共享全球服务网络,提升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务水平。
宋宝儒表示,“十四五”时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“基本建成”迈向“全面建成”的历史新阶段,后续随着航运金融、保险、法律、仲裁等高附加值要素的进一步集聚与创新机制的建立,上海航运服务业能级将进一步提升。
推动国际海事组织首次与地方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,共促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;支持中国船东协会加入国际航运公会,促成国际航运公会在沪成立代表处;扩大上海航运全球朋友圈,与更多全球港口伙伴缔结或深化友好合作关系......未来,北外滩航运论坛将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世界航运的链接和互动。
原文链接:https:en.imsilkroad.comp347990.html